2024年工作总结

在持续了近半年的无业状态后,望着支付宝里越来越少的余额,终于踏出了出租屋的门槛。

2024年工作总结

入职前的经历

在持续了近半年的无业状态后,望着支付宝里越来越少的余额,终于踏出了出租屋的门槛。

总结23年的工作经历,和自己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性格,依然选择了跨境电商这个赛道。

面试的第一家是做沃尔玛的,本着这个也算老本行的想法投了简历,结果很不理想。线上人事傻傻的,说没经验也可以,你来嘛来嘛的叫我去,结果到地方面试,人家运营问我问题一问三不知,尴尬对视一阵后,一句“那我们就聊到这里吧”被打发回家。。。

既然正经公司不收铺货崽,那就铺货一路走到黑!给一家说是“精铺”的铺货公司投了简历,很快就得到了面试邀请。公司人员没有面试基本礼仪,坐下来连杯水都不给,线上聊的时候人事说有二轮面试,直面的人说就一轮,且要求每天无偿加班两小时,结果这还没通过就离谱!

彼时temu作为一个新兴的电商平台,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宝视佳打螺丝的经历,实话说除了学会点Excel,说起运营技巧还是两眼一抹黑。正经公司不要我(铺货的人没有技能先不说,关键是人已思维僵化如机器),铺货公司也不要我(踩过坑的人不好忽悠),那只有从新平台起手,再一次从0开始。

去了离住的地方公交车有两站远的地方面试,公司在楼里租了个小单间,狭窄的办公室里没有空调,所有人挤在一起吹着自己的风扇办公。和老板约好了面试结果人没来,我只当是大忙人,坐了一会儿之后,员工跟我说你还是打电话叫一下他。。。见到老板,给我一副成功人士的印象,跟我大谈电商背景、未来趋势,说得我都觉得入职在望、蒸蒸日上了,没想到还是对我的经验提出了挑剔,最后说了个4.5没社保的工资。我想都没钱吃饭了,你说啥就是啥吧。苦苦的等待消息,没有回复,我鼓起勇气给老板发短信询问面试结果,还是没有回复。一直到我入职现在的公司几星期后,又看见他在BOSS上问我还找工作吗,man,what can I say?

初入新职场

很意外的,我面试入职了我现在的公司,公司主要是生产销售家清日化产品,比如洁厕宝、洗衣粉等各种清洁剂。

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公司在BOSS上的资料写的有模有样的,把产品和品牌都写在上面让我很放心。爬公司信息我的老本行啊!之前找外贸工作的时候,天天扒这些公司的阿里巴巴(视频图片可以了解公司环境)和海关信息(单量了解公司实力),只要用企查查上显示的英文名简单一搜就能根据这些把公司信息都爬出来。手握着公司的信息是为了打算在面试时卖弄一下,以此凸显我对公司的重视,好提高面试成功率。

老板是个很实在的人,面试的时候直接要我开诚布公的聊,他什么都可以回答,我也不自禁被他的热情打动,面试问为什么转跨境电商时,我对着以前做的外贸大吐了苦水,怒斥狼性文化和打鸡血培训。回去我就想完了,好端端面试还没钦定,先怒斥了香港记者,工作态度就不行啊,完了完了这下死定了,直到到周日晚上收到老板的录用通知才放下心来。

公司十来号人坐办公室,其中只有两名女性,嘿嘿、社恐天堂,爱了。入职当天老板指着货架让我熟悉产品,我还以为是给我一个下马威,毕竟没人讲解又没产品名册之类的文件,我一个文科生对着包装上瞎写的化学配料和机翻日韩语能看得懂个啥啊?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看了一上午,起码算是把各种产品分类摆放的位置记住了。

午休有两个小时,能睡到两点简直棒极了!这也是我看重公司的一个地方。刚开始每天还是带着我之前公司的U枕趴着睡,老板看我辛苦直接告诉我会议室有折叠床,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往后都在会议室午睡。

下午配了台笔记本,神秘无牌,翻找一圈也不知道谁产的。然后就直接开始办公,连人员介绍的流程都没有。。。我独自一人远离运营部队,和财务姐坐一块,搞得我和办公室里的大伙都不是很熟,社恐又有点小发作。初期打印个标签都要犹犹豫豫的想半天,会不会打断别人的工作啥的。染上了日本人那套“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而添麻烦”的病症。后面跟老板坦白,他说从没想到这种事情,在他看来这都不是问题。我也理解他的想法,因为这确实不是什么问题,想要帮忙你就直说,她难倒还会不帮你吗?唉,为什么我会这个样子纠结呢。感觉我像是那种想要棒棒糖但是不好直接要,期待大人发现我的窘迫后直接递到我手里的小孩。

入职一星期那会儿,说要带我去工厂遛一遛,我办公室人都没熟悉呢,就往新环境跑,以为又是老板给我的下马威,让我尝尝打包之苦来确定我会不会跑路。我倒是不在意这个,实习的时候干了一堆打包的事情,我对外贸缠胶带封箱都挺拿手了。不过这次旅程对我来说真不怎么舒服,给广州的同事露个脸,然后打包了一下午吃个饭联络了感情,这些本来都很正常,结果晚上到酒店,我的行李一问没人知道在哪,我抱着没电的手机和没有换洗衣物的烦躁度过了一晚,好在第二天我的行李又送回了我手里。

反思与改进:产品熟悉度不足,沟通能力欠缺,与运营团队疏离

之前在卖LED的公司待过几天,里面产品培训是基本,作为员工必须知道每个产品的参数和LED模组的生产过程,还要你做PPT报告。有别于规格详细的电子产品,化学品好像没有严格要求包装上的成分必须详实无误,我对公司的产品有效成分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即xx是清洁成分,然后别的就是香精,至于其他的软水剂啥的就不重要了。不知道为什么,整个行业的包装都设计的趋同,还喜欢搞夸大宣传比如一粒能用30天之类的,真有效能持续一星期我觉得就要烧高香了。基于此,每次在作图的时候我都整点自己的想法,把这些夸大宣传删掉,可是删掉我又不知道换啥好。公司虽然一直有在对产品做测试,但这个测试的结果好像没有文本记录下来,只有测试人知道实效。

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老板强调不懂就问的时候我不好意思问。我在职场里跟人相处总是怪怪的,以前实习和带我的人相看两厌,她觉得我总是不能按她的要求做事,我觉得她总是不能把要求说清楚,两人针锋相对看不惯。但在我决定离职之后,两人公开一聊天关系又变的挺好,大大方方的交流对她整个人的印象都变了,感叹也是个不错的人。

我不知道怎么才是正常的职场关系了,可能是受限于我上一份工作的主管,这人从入职开始,每次开会说正题,喜欢先放就业率表格说形势严峻工作来之不易,逼我离职的时候又拉着我说找不到工作可以找他帮忙,是经济不景气不是我的问题。我当然没当真,公司里常常找我谈话暗示走人,现在离职又这么说搞得我很迷惑。我的脑海里有一个问题在盘旋,“同事只能是同事,而不能是朋友?”。我和现在公司的人也相处的很怪,属于路上见到都不一定会打招呼的感觉。也不知道人是不是就是天生犯贱,明明人人都是平职氛围很好,我却觉得这样权责不分明,想要被人管束命令。

Temu全托管

面试时我问这个职位的需求是如何产生的?老板说是之前也有客户在做但是客户又放弃了,然后我们淘宝的运营尝试随便上了个品没想到就卖爆了,现在一个人管不过来,就需要招一个人搭手。我看了一眼还真是,一个品就卖爆了!什么都不干每天就有一百单,那时天真的我还发出了“难道这真是捡钱活儿?”的感叹。可没想到后续很快就打了我的脸——我一入职这个品就被全站禁售了。。。

当然这个怪不到我头上,我还是正常开始接手平台运营,日常工作主要是上传产品到temu。要上传到平台就需要图片文本,图片在公司的网盘里,不过都是中文的,我参照前运营的方法使用工具翻译成英文,再手动修正排版之后上架,至于标题就是让AI直接生成了,简单快捷,尤其是temu还不要求写五点,倒不是我不愿意花心思写标题,而是temu这个平台就喜欢自作主张爬取产品信息自己写标题而不用你写好的。

这之后还有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标签打包,可以说我前期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设计标签上,老板为了方便我还给我置办了一台二手的标签打印机。temu平台对标签的要求非常严格,先是在线上需要传样图让机器识别一遍,货品到了仓库又会机器+人工再来检测一遍。至于打包的讲究,按老板的说法就是如何让仓库那边省人工,能用一个标签完成的事情就尽量一个标签完成。

然后每天就是重复这样的日常。早上到工位一坐——安排发货——琢磨该上什么品——制作产品英文图片——测量产品尺寸——AI生成标题——上传到平台核价——思考这个品需求的标签该如何制作——修改MSDS证书——不断上传修改核价——安排发首单

不过这个过程未免太机械单调,首先核价这个都是机器扫,一旦核不到预期价格就很被动,想找买手不理人就只能干等着他随缘回复。其次公司的产品是有限的,尤其是液体类产品老板担心漏液风险没有让我上传。没有任何相关的指导,问同事总是回我“网上搜一搜”、“用AI工具”之类的套话没有细节

可网络上对temu的运营方法也说不明白,加上联系不上官方的买手,导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无所事事。很快我的无所事事就招致了破灭的结果,那就是整个店铺一个月的销售额还没有我的工资高。

也想要改变这个尴尬的现状,但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做,我只能想到从图片下手。参考同行的图片,不用产品包装只是放实物图以此避开中文检测,然后消除夸大宣传,背景图使用场景图比如就简单放个冲水的马桶即可。这需要美工的协助,我自己的美工肯定玩不来,公司的的美工我看一般都是指挥他抄该别人的图,也不知能不能做设计。

反思与改进:运营知识不足,缺乏策略性

铺货是真的把人铺蠢了,我就是守株待兔的农夫。明明以前我都知道给热销加变体,现在却只是上架等着出单。在宝视佳的时候,公司后期因为亏损,严格规定了阶梯制的产品利润率,比如进货价在多少以上的利润率必须达到多少。现在我定价却完全没有什么思路,只是简单的在成本之上加一块或者两块钱。每天光看着销量数字,没有想过要店铺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利润率。同样也只是瞎上品,没有想过哪些品是跑量引流的,哪些是品保证利润的。这种缺乏策略的运营方式,导致店铺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无法达到预期。

Temu半托管

正当我每日无所事事的时候,老板突然决定要往海外发一批货,我很震惊,这才想起老板招我的原因——全托谁都能干,半托才是趋势! 说是要发货,可是发什么呢?我们全托品都没测出来啊。。。“你看着办吧”老板只给我了我这样的回答,这可把我难倒了,我只好随便挑了几个核价还行的品,按1/2/3的规格每样发10件,匆匆忙忙安排仓库打了包就发走了。

这次发货的结果很不理想,大部分的货物都卖不出去,因为我们对运费的预估产生了错误。首先是计划Z4的运费实际收到大部分都是Z8的订单,且常常有偏远地区,正规发货的代价我们根本承受不了,尤其是都“正规”了居然还会延误和丢件!其次是超过一磅的货物运费就涨得厉害,设置产品规格的时候根本没考虑过这回事,为了不亏本导致售价只能居高不下!

我对海外市场的探索持着悲观态度,但是老板却很乐观。他跟我说,如果能用这批货打通海外的流程那就不亏,不行就直接砍掉,起码知道来走不通,总结意思就是用钱换时间。从农村出来的我干什么都只想着能省则省,从来不会考虑用钱试错节省时间。也稍微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一听就很水的运营课,老板还是会带队或派人去听。我就觉得这大概就是人家是老板,而我只是个打工人的的原因了吧。

在更换海外仓之后,我们又接着发出了第二批、第三批的货物。这次因为前车之鉴,我充分的考虑了每个包裹的重量,让仓库打包规格都是一磅以下的小包裹。但难点果然还是选品,自家生产的产品不用说必须得发,不过老板也想打破自身限制——即不一定要非要只卖自己的产品。于是他从1688以及友商那选了一些产品,让我一同发到美国。

看着老板选的那些小玩意,我却打心底觉得根本不会有人买。我知道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对老板说“选品这事情请交给我!”,但害怕犯错的心思使得我缄口不言,只是默默听从安排,把这些选好的品上传核价。不出所料,除了一个刷子意外地卖得好,其它的产品甚至包括我们自家的产品销量都十分惨淡。

好不容易有点起色,temu开始严抓违规,一堆产品涉及杀菌下架,然后是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的去渍笔因为商标与汰渍类似而惨遭下架,这下真滑铁卢了。

我两手一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老板已经决定壮士断腕,命我直接以成本价把货物清理掉。因为罚款和退货,及时以成本价抛售,依然不可能达到收支平衡,我其实不太支持这种做法,但是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反思与改进:缺乏主动建议

从小习惯了逃避,不想面对的事总是用无视处理,可是这样是根本无法成长的。如果不承担责任,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怎么有动力呢?

希音、TK、速卖通运营

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但事实就是只搞temu全托运营的我每天都很闲,毕竟发完货之后,面对一个不理人的买手你什么也做不了。于是老板把这些平台的账号也交给了我管理。我觉得老板是心真大,全权交给我个运营小白负责,我对如何起新店是完全不会的。

希音的逻辑是择优售卖,一旦在新品期内无成交直接就会把你这个品下架,并且之后再传会回复你铺货或者平台已有此品,也就是说相当于封杀了。这项措施导致我一直不是很敢上传产品,因为卖不出去可能是因为我的标题或者图片没做好,它这一点机会不给直接下架不给再上实在是太狠了。尤其是后续希音的JIT要求商家承担全部运费,更是导致我不知道该如何运营这个平台,所以这个平台我只是保持基本的备货策略。

TK的逻辑也是择优售卖,不过它这个优要求的更加严格,首先对图片就有高要求,几乎都是人工审核,一个与产品使用效果无关的一开即弃的包装盒色差问题都会被仓库检测标红!而且它发品时更是明确拒绝低价值的商品上传,最早是不接受低于5元的产品,后来似乎得不低于60元!TK前阵子被铁拳制裁了,现在说是复活了但也对其稳定性存疑。这个平台主要是不知道该如何上品,高要求需要美工的全力支持,高价值只能做大组合,可是这么多一旦没卖出去就尴尬了,畏惧不敢传。

速卖通这个就比较难说了,不像系统稳定回复的希音有人工检测支撑的TK,速卖通的运营很显然需要官方小二的支持,不然产品上下架,报活动都不能受到你的控制。之前一个产品频繁被退回,找原因都找到仓库负责人了还是不能给你答案,只是一个“未知原因”糊弄,后来才发现是一个简单的属性填错问题导致的。我很看好速卖通,觉得这个平台可以做好,但是和temu一样,找不到对接的人,有劲无处使。

反思与改进:

职业成长

2024年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难得我居然在一家公司成功呆到了过年。。。

主要收获:

  1. 跨境电商运营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我逐渐掌握了Temu、希音、TK和速卖通等平台的运营流程,尤其是在产品上架、标签设计和打包发货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2. 沟通能力的提升:虽然我依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但在老板和同事的鼓励下,我逐渐学会了主动沟通,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时,不再像以前那样逃避,而是尝试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3. 责任感的增强:从最初的被动接受任务,到后来逐渐主动渴望承担更多责任,我意识到只有敢于面对挑战,才能真正成长。

未来改进方向:

  1. 加强产品知识学习:虽然我对公司的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未来我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产品的成分、功效和使用场景,以便更好地进行产品推广和运营。
  2. 提升运营策略性:目前我的运营方式还比较机械,缺乏策略性。未来我需要学习更多的运营技巧,尤其是在选品、定价和促销策略方面,提升店铺的整体盈利能力。
  3. 主动建议和决策:在工作中,我常常因为害怕犯错而选择沉默。未来我需要更加自信,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决策过程中。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